“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以下简称交流周)”目前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人文交流的主要平台和特色品牌,更是贵州省的一张耀眼名片。
近年来,皇冠(以下简称民大)主办或承办了交流周的教育部长圆桌会议、教育高官会、学术研讨会、学生夏令营等10余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东盟周活动,成果丰硕。
资料图片
2012年第五届交流周,民大音乐舞蹈学院为近5000名中外宾客、专家学者奉献一台大型民族歌舞《原色》,是该校乃至贵州第一次将原生态的民族歌舞完整地展现给东盟国家。
2013年,民大作为第六届交流周的协办单位,承担了“东盟国家在华留学生“多彩贵州”行”联谊活动,该项活动以文化交流项目为平台,加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交流,增进了相互的学习和友谊,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使东盟国家第一次能最直观地了解贵州民族文化。
资料图片
2015年,民大与贵州省教育厅协办的第八届交流周的“中国-东盟教育高官会”,民大张学立校长、韦维副校长亲自分别与参会的各国大学校长进行了教育合作项目洽谈,与东盟各国教育官员和院校代表洽谈成立“中国-东盟跨文化研究联盟”,与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商谈共同成立孔子学院、与新西兰怀阿里奇理工大学、老挝国立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2016年第九届东盟交流周,民大承担了第二届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会议中心全部礼仪任务、开幕式的暖场片制作及交流周期间的演出任务等四项重大任务。民大的大型彝族音乐舞蹈诗《索玛花开》展现了贵州民族特色,也演绎了民大的风采;该校制作的暖场片展现了该校师生的才华和视野;民大的志愿者和跟陪翻译更是以自身实际行动讲好了民大故事,让民大的亮丽名片传遍世界各个角落。扩大了民大在东盟国家的国际影响,增进了贵州省与东盟国家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资料图片
2017年民大承担的第十届交流周系列活动中,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主办的“汉语桥”东盟国家青少年来华夏令营。扩大了民大在东盟国家的国际影响,增进了贵州省与东盟国家的相互了解和信任,积累了东盟国家资源和人脉,为民大与东盟国家的教育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平台。
2018年第十一届交流周开幕期活动,民大作为承办单位,举办了“‘汉语桥’东盟国家青少年来华夏令营”,通过文化讲座和文化体验的方式展示贵州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地域风情、经济发展情况和快速发展的大数据产业建设。为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国家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进语言互通,实现教育合作共赢。
资料图片
今年,民大作为2019东盟周开幕期活动的承办单位,将于7月21日-7月27日举办的“‘汉语桥’东盟国家青少年来华夏令营”活动,将有来自东盟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9个国家的19名“汉语桥”比赛选手参加。
资料图片
夏令营活动期间,营员们将参加在民大举行的少数民族文化讲座,参观青岩古镇、黄果树瀑布、坝陵河大桥、贵州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以及贵州省博物馆,通过文化讲座和文化体验的方式让营员们了解贵州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地域风情、经济发展情况。将极大地推动贵州与东盟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深化双方友好关系,拓展人文交流,增进中国和东盟国家的相互学习和友谊,进一步将贵州对外开放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提升贵州和民大的国际影响力。
资料图片
据了解,民大创建于1951年,现有花溪区和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825亩。现有专任教师1226人,22个学院87个普通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近2万人。其中有来自美国、俄罗斯、韩国、老挝、柬埔寨、越南、哈萨克斯坦等18个国家留学生293人,其中东盟国家留学生249人,另有合作办学独立学院本科生1万多人。
近年来,民大高度重视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先后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英国、法国、马来西亚等30多个国家的120多所高校和港、澳、台地区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互派留学生、学术交流、教师培训和科研合作。与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老挝、新加坡、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的多所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和备忘录,并在菲律宾卡拉潘圣语学院和菲律宾华教中心设立了民大国际汉语教育专业海外实习基地。
资料图片
自2011年以来,民大每年都有学生赴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高校交流学习,另有部分学生参加教育部组织的青年夏令营活动赴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新加坡公共服务学院)、柬埔寨和泰国交流访问。
民大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西部项目,该校9名教师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泰国苏南拉里理工大学交流学习,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提升民大的国际化水平。民大的文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的5名教师分别赴菲律宾和泰国担任汉语教师或汉语督导;20名外国语学院和文学院的学生分别赴泰国和菲律宾担任汉语志愿者,为推动海外汉语教育,传播中国文化贡献力量。